查看原文
其他

改地名,如何治“洋”有方?

卢泽华 言之有范 2023-04-03

今日看点

前不久,全国各地陆续披露整治不规范地名案例。包括海南、陕西、浙江等地的民政部门,都分别发布公示了一批“大、洋、怪、重”的不规范地名,此后关于“洋地名”的争论不休。其实洋地名不是病,崇洋媚外才是病。只有在搞清楚其背后的病状、病灶、病理后,才能对症下药。


关于“洋地名”的争论有一阵子了。观点大致分为两派:一种认为“洋地名”是病,得治;另一种认为起个洋地名不一定就是崇洋媚外,这个治法小题大做,治标不治本。


持第二个观点的,大概不了解那些整日穿梭在“洋符号”里无法自拔的朋友们的苦恼,刚出“威尼斯”,又到“维也纳”,虽在中国地界,却已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



事实上,洋地名绝非小问题,它的背后折射着文化氛围、文化自信甚至是文化安全问题。了解这些,需要跳出地名看地名,将之放到中国当下历史进程的大格局中去看。

 

病状


东方巴黎、曼哈顿广场,海德堡、香榭丽都、卡农花园……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“洋地名”。虽然我国近年来多次提出要清理规范洋地名,但受经济利益驱使、迎合崇洋心态等影响,洋地名依然广泛存在。


过去,洋地名是一种“高大上”的代名词。如今为什么有些招人烦?


第一是总弹老调,千篇一律。在全国范围内,“曼哈顿”“巴黎”“塞纳河”“威尼斯”“地中海”“加州”等成为高频洋地名。在网络地图平台上搜索,各地地名、道路、机构名中,含有“曼哈顿”字样的达千余处,含有“巴黎”等字样的更多。“洋”也洋得没创意。



第二是名不副实,不伦不类。比如有的小区叫水上威尼斯,但除了一个小水塘子什么也没有。还有一些叫阳光白金汉宫、远洋戛纳小镇的,听起来别扭不说,还拉低了审美层次。


第三就是当下文化氛围的冲突。中国100年近代史,在政治屈辱和经济失衡的背景下,文化上自然是“西风东渐”,人们以西方为圭臬,这是那个动荡时代的产物,直到新中国成立这七十年,这种文化倾向依然存在。然而,如今的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腰杆直了,国人的文化诉求也日益强烈——外国的月亮圆了100多年,风水也到了轮流转的时候了。

 

病灶


以上“病状”本质上反映了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变迁和国民文化主导意识的提升。


有一门社会科学叫做符号学,其出发点在于研究符号背后的意义。符号本身没有意义,是人类的各种关系赋予符号意义,这些意义聚合起来,就形成了文化。


比如巴黎、曼哈顿这些名词,本身没有意义,但它的背后,被赋予了法国的浪漫气息、美国的纸醉金迷等情感因素,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,这些都是国人心向往之的天堂。如今,这些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积攒了经济实力,而那些过去的向往就变成了今日吸引他们买单的广告牌。



治病,要找准病灶。某种意义上来说,洋地名不是病,崇洋媚外才是病。不是说绝对不能用洋地名,但要“用得其所”。比如,一家西餐厅,你不让它叫“香榭丽舍”,非要改做“徐记牛排”“王家汉堡”,反而是不伦不类。可是一碗拉面,你若非叫它“美国某州牛肉面大王”,这就是病了。


笔者记得几年前有部热播的偶像剧,叫做《一起来看流星雨》。为了突出剧中男女主角就读的学院充满所谓“贵族”气质,剧组虚构了一家名为艾利斯顿的商学院,他们在拍摄地厦门大学校园内树了一块扎眼的学校门牌,导致现在的厦门大学还不时被人调侃。



我们清楚开发商为了商业利益,营造高大上的形象,取了个洋地名来迎合部分买家对于“时尚”“高贵”的心理需要。但从长远来看,这些牵强附会、不知所云的项目名称,对项目本身和城市整体形象都是一种伤害。


最重要的是,它已经与当下的文化方向、文化主流产生冲突,已经呈现出被社会淘汰的端倪。

 

病理


一个符号背后的寓意,往往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倾向。


比如“洋气”这个词,作形容词时指富有西洋的风格,也有指西方的文化,指富有现代化潮流的气息,多用作中性词和褒义词。


与“洋气”相对应的概念,一般是“土气”。在过去,土气基本上是贬义词,说轻点,是调侃别人,比如,某歌手因为穿着品位问题长期被冠以“闰土”的名号。说重一些,就是侮辱别人,人身攻击,比如骂人“土包子”。


但是,我们发现,“洋气”和“土气”这对名词的用法正在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,我们在赞美一个人漂亮的时候,“洋气”一词的使用频次在大幅下降。而“土味情话”“土味视频”等已经再也没有过去的贬义,甚至成为了流行当下的“土味文化”。


一正一反,反映了社会本土文化意识的回归,中华传统文化自信的增强。这背后,有国家经济基础的支撑,也有国民意识的觉醒。


这种觉醒,还有当下局势的因素。如今,中美贸易摩擦形势严峻,中国需要万众一心,团结对外。然而,长期积累的崇洋媚外心态,滋生了“恐美派”“崇美派”等社会群体,这些人虽然数量不见得是多数,但不可忽视。一句话,崇洋媚外的社会氛围在某些重要的时间节点上,很有可能危害到中国的文化安全,掣肘国家战略,从文化氛围上消除它们生长的土壤是很有必要的。


总而言之,小小的洋地名之争,背后折射出的是文化自信与崇洋媚外之间的冲突、文化安全与文化威胁之间的冲突。

 

药方


前文可见,治理“洋地名”,虽然存在“一刀切”等弊端,但如果将它放在全球跨文化传播面临变局,中华文化正在走向自信自觉这个大格局中来看,“洋地名”的治理顺应历史潮流,利大于弊。


然而,凡事物极必反,器满则倾。治病要对症下药,否则就会矫枉过正。


一方面,要“精准治标”。城市管理、文化引导,重在精准施策,把好事办好。实际上,我国早在1986年就颁布了《地名管理条例》,并在1996年颁布的《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》中明确规定“不以外国人名、地名命名我国地名”。近期,陕西、海南、四川、福建、广东、甘肃、湖北等多地也都开展了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,然而,在地名是否合理合规上,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,而不是凭借执法者的主观判断就勒令改名。同时,对于名字怎么改,也要推出指导辅助政策。把“曼哈顿”改成“曼哈屯”这种事,最好是少出现。


另一方面,要“重点治本”。地名好治,心病难除。“洋地名”改过来了,社会上还有"精日""哈韩"……一句话,中国如果经济基础薄弱,文化精品缺失,即使全社会没有一处洋地名,中华文化的根基也会不稳。因此,还是要在具有中国特色、中国气派的文化精品上下功夫,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崇洋媚外的社会心理。


有些声音认为,文化是多元的、自由的,这种行政化的治理手段会干扰文化的发展繁荣。这种论调有些舍本逐末。文化因多元而精彩,百家争鸣、春色满园是我们追求的目标,文化有主流也有支流,但绝不需要逆流。文化是自由的,但这种自由并非乱打一片,无序生长。因此,文化需要管理和引导,这是各国的共识。以治理和引导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否定整个治理的合理性,显然有失公允。

 

作者系媒体人,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2012级研究生


END


美   编 | 邢   拓


推荐阅读

地名的“前世今生”:从资源到资本仅一步之遥

读懂“大运河联席会议制度”,需要理解这几个方面

电视剧《少年派》收官,现实主义题材能否成为市场最大赢家?

建党98周年 | 红色旅游如何唤醒青年力量?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